注意短期波動
5月份以來,普氏62%指數已經從84美元暴漲至130美元附近,突破去年的價格高點并創五年以來的新高。由于我國是全球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在礦價上行過程中,市場上“為國空礦”的口號不絕于耳。面對當前鐵礦市場的現狀,中鋼協、大商所、央視財經等機構先后表態,認為當前鐵礦石價格上漲過快,必須予以高度關注并采取相關措施進行適當打壓。筆者認為,預期差是金融市場博弈的核心,期貨市場是以現貨市場為基礎的零和博弈,當前現貨市場的拐點并未出現,礦價可能出現小幅回調,但現在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礎。
下游鋼廠需求旺盛是鐵礦石的基本面
國家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調整了供給和需求的節奏,2017年打擊“地條鋼”導致鋼廠利潤在隨后一年時間里到達了頂峰。高利潤下鋼廠的生產意愿是極強的,近年來鋼廠產量屢創新高。據國家統計局顯示,7月份國內生鐵產量為7818.3萬噸,當月同比增長8.8%,中鋼協和我的鋼鐵網的生鐵產量數據也顯示近期鐵水的產量同比高出8—10個百分點。雖然去年以來鋼廠利潤逐漸被上游侵蝕,但鋼廠需要維持高產量來完成年度任務,在下游需求同樣比較旺盛的情況下,鋼廠沒有主動減產的動力。因此,筆者始終強調,在鋼價持穩甚至是小漲的狀態下,鐵礦石不存在下跌的可能,因為下游需求是當前礦價Z強勁的基本面支撐。另外,鋼廠一旦形成某種配比,在有利潤的前提下,考慮到高爐的穩定性和非主流資源供應渠道的不穩定性,都不太愿意為了降低成本去主動更改配比,尋找其他可替代的資源。因此,從鐵礦石港口的庫存數據可以看到,鋼廠對MNPJ等主流粉礦的需求依舊很強勁,庫存繼續下降,對近月價格形成了很強的支撐。